您好!欢迎光临中谦教育医学考试网

首页 > 培训项目 > 执业医师 > 中医 >

中医基础理论-血证源流
2016-11-03 09:13:06 来源:中谦教育集团 浏览:
分享到:
    血证源流:

1、早在《内经》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人的认识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“阳络伤则血外溢,血外溢则衄血;阴络伤则血内溢,血内溢则后血”。

2、《金匮要略》对吐血、衄血、便血的辨证论治作了具体论述。并早记载了泻心场、柏叶汤、黄土汤等治疗吐血、便血的方剂,沿用至今。提出了“衄家不可发汗”的明训。

3、《诸病源候论》称血病。

4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用的犀角地黄场治疗血证。

5、《济生方》对于失血的病机,则强调热盛迫血妄行为主。

6、朱丹溪对阴虚导致的出血有新的见解。

7、《医学正传》首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统称为“血证”。

8、《先醒斋医学广笔记·吐血》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,强调了行血、补肝、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。

9、《景岳全书》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挚领地概括为“火盛”及“气虚”两个方面。

10、《医贯》重视气血的关系,明确提出“血脱必先益气”的主张。

11、《血证论》是论述血证的专书,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、辨证论治均有许多精辟论述,提出治血四法:止血、消瘀、宁血、补血等,乃通治血证之大纲。

Tags:基础理论 中医 责任编辑:中谦教育